
(设计二院 王茜供稿)“设计尝试在繁杂的背景当中建立一种秩序,通过城市节点的更新激发老旧街区城市面貌的焕新。” 
项目背景 诚友苑宾馆改造更新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街16号。原宾馆于1994年3月开业,2017年9月关停闲置。年久失修的建筑存在立面破损老化、内部功能缺失、消防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在补齐完善结构、功能的前提下,设计尝试对原建筑做减法修正,通过简洁干净的形体和韵律感的开窗,让建筑在形象色彩混杂丰富的老城背景中突显出来,试图在繁杂的背景当中建立一种秩序,通过城市节点的更新激发老街区面貌的焕新。 
▲改造前建筑现状 
▲周边环境模型 周边环境及现状 诚友苑宾馆位于武侯老城区,城市背景混杂。建筑位于街角,紧临城市干道,有较好的昭示性。原建筑立面元素繁多,幕墙与窗墙体系交织,材料及色彩冲突,形体凹凸。更新改造思路一是对原多样化的立面进行整合,统一色彩与材质,通过干净的形体跳脱出周边复杂的背景;二是形式体现功能,内部单元化的客房反映到外部,通过韵律化、标准化的立面语言,在街角创造一个简洁而强有力的形象。 
▲改造设计逻辑 
▲标准层立面拆改策略 
▲底层立面拆改策略 
▲沿街立面改造更新实景 
▲顶部公区采用连续凸窗最大化视野 改造策略 建筑1-3层原为商业,较封闭,改造考虑将原立面拆除,通过落地幕墙及凸窗的通透,引入城市景观,形成建筑与环境的对话。客房层原窗户过小,通过拆改扩大窗洞植入落地凸窗,为客房室内提供充足的景观视野。 
▲首层降板以增加大堂层高,减少入口台阶 
▲将客用电梯改造升顶以满足顶层公区的便捷使用 完善机能 建筑首层原层高为3.6米,难以满足酒店大堂空间高度需求。设计考虑对底层楼板进行降板,增加层高的同时减小酒店与城市步行道路之间的高差,以开放的姿态纳入城市生活。对底层结构进行局部加固以满足现代酒店设施荷载。同时在建筑外侧新增消防楼梯电梯,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兼做后勤通道。原客用电梯未到顶,通过楼板开洞将电梯升顶,满足功能使用便捷。顶层改造作为整个酒店的公区配套,增设有洗衣、健身及多功能室,满足当代城市精品酒店对功能的需求。 
▲以水平横向线条勾勒酒店入口,落地窗增加城市与酒店间的对话 
▲落地凸窗引入光线与风景,制造光影与虚实的对比 
▲改造更新前后对比 
更新的意义 诚友苑宾馆改造项目,尝试在老城区繁杂的背景当中建立一种秩序,通过城市节点的更新激发老城面貌的焕新。设计根据内部功能由内向外的发生逻辑,延续城市作为有机体新陈代谢的生长方式。通过对原有建筑在空间、色彩、形态、结构等层面的重构,完成旧有躯壳的蜕变与重生。改造希望通过简洁有力的形体,从周边的杂乱混沌中脱颖而出,但同时借助透明性的橱窗,形成内部与城市周边环境的对话。期望建筑更新后成为老城街角的一个地标,社区生活发生的一个容器。 项目名称:诚友苑宾馆改造更新工程 项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衣冠庙洗面桥街16号 设计团队:设计二院城市更新中心、设计二院建筑一所 项目类型:更新改造 项目面积:8589㎡ 设计时间:2022.5-2023.5 施工时间:2023.6-2024.4 开业时间:2024.5 项目负责人:孙静 建筑设计:张力、黄丹、曾冠森、王欢、胡旭、段连华、卢孟君 结构设计:易占德、蒋忠宏、陈链奎、沈科友、韩徐扬、杨仁松、汤丰锴 给排水设计:钟天炜、刘祥 暖通设计:梁村民、杜城显、李岚溪 电气设计:先德清、黄鸿、黄佳丽 项目管理负责人:周毓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