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建西勘院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贯彻“人民城市”理念,整合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策划咨询、鉴定检测加固、工程建设、运营策划等方面的业务优势,为城市风貌改善和人民群众幸福生活贡献“西勘方案”。在成都温江文庙片区城市有机更新迎晖广场提升设计、施工项目中,聚焦城市更新中常见的老旧街区改造,通过文脉传承、重塑功能空间、完善公共设施、优化市民活动动线等方式,以温江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基底,延续城市文脉,对原中医院地块进行公共服务区及建筑改造、广场及景观提升改造,实现片区生机再激活,让老旧街区焕发新生。

中建西勘院温江文庙片区城市有机更新迎晖广场提升设计、施工项目占地面积约4.2亩,总投资约2795万元,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迎晖路、和宁街、文化路、东大街交汇处(原中医院位置),这里曾是清代温江城池东门——昭化门(迎晖楼)的旧址。项目以“重访行署地,寻榜文庙坊”为核心思路,遵循“保护利用+场景营造”的原则。

文化底蕴|融入古蜀文化,构筑历史对话桥梁 
“鱼凫故里,天府源脉” ——温江,一座与古蜀对话的千年之城 项目充分考量温江深厚的历史底蕴 以古蜀文化为核心主题 将鱼凫、蚕丛、柏灌三代蜀王的传说融入建筑设计中 使历史韵味自然植入现代空间 通过文化元素的重塑 搭建起一座穿越千年的历史对话桥梁 使古蜀文明与现代城市生活交织共存 助力温江文脉的持续传承 建筑风格|现代与传统交融,复刻迎晖盛景 
项目在恢复原迎晖楼、昭化门的基础上 秉持“建新有旧、以存其真”理念 尽可能复原历史风貌 并融入现代科技元素 打造集休闲、教育、生态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 建筑整体采用青砖、原木等传统材质 并巧妙点缀现代玻璃元素 既保留历史韵味,又增添现代气息 在广场内复刻一座小型迎晖门 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温江的历史变迁 实现“人在景中游,景在城中留” 既体现历史烙印,又和现代建筑相得益彰 空间布局|开放流动,多元融合 
改造后的迎晖广场采用立体广场理念 将不同功能有机拆分、分层布局 使空间多元化、更具流动性 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使用场景 一层:设有留灯书屋、少年剧场 结合周边学校密集的特点 打造开放式阅读与演艺空间 最大化释放公共资源 二层:包括博物馆、城市形象展示区 以现代科技呈现温江历史 让市民沉浸式体验千年文化的魅力 三层:城市会客厅 提供社交、文化交流等功能 为市民和游客创造全新的公共休闲场所 合理的布局和流畅的动线设计 使广场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实现文化性、互动性、开放性的高度统一 匠心营造|古建新生,品质履约铸地标 
项目地处温江核心区域 毗邻住宅和学校,人流车流密集 施工面临场地狭小、边界复杂、组织难度大等挑战 项目团队通过多方协调、严格管理 精准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流程 采取错峰作业、降尘降噪措施 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居民和学校的影响 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 坚持“修旧如旧”原则 利用原有材料延续蜀风雅韵 最大化展示和还原老旧城墙 同时精选老砖、石板等传统建材 人工清理修复后嵌入新的迎晖楼 让新旧融合,焕发出新生机 文庙焕新,温江再会!近期,温江文庙迎晖广场投入使用,改造后的广场为市民保留下情感归依和城市精神图腾,为片区提供更多城市活动空间,更直接地让市民感受到“天府样、温江味”,有力推动温江旧城复兴。 (五公司 刘文华、苏杰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