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二院 罗琪供稿)近年来,中建西勘院坚持设计引领,构建以设计为龙头的EPC发展模式,整合勘察、设计、施工全链条能力,强化原创设计,推动多专业协同。《西勘融媒体》专访院优秀共产党员、设计二院副总建筑师、建筑三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朱怡宇。

他是责任践行者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投身灾后重建规划设计 携团队成员用行动践行初心 他是技术探索者 在设计中引用参数化辅助 让复杂的曲面造型 在数字世界里精准落地 他是创新赋能者 在技术变革的浪潮前沿 用AI技术提升团队设计效能 ——朱怡宇 彰显党员担当:灾后重建中的坚守与承诺

昂仁县(7村)区域用地原始情况
2025年1月初,日喀则灾后重建的号角紧急吹响。作为党员干部,朱怡宇迅速投身这场攻坚战役,肩负着政府定下的硬指标——2月9日必须完成灾后重建整体规划设计交付。其中,他牵头负责的昂仁县7村项目,承载着347户1725人的安居期盼,495.94万㎡的规划蓝图,每一笔都关乎群众的幸福生活。 任务推进中,新的挑战接踵而至。1月27日(春节前夕),因户数、人数调整,规划蓝图需全面重做,而此时距交付仅剩13天。时间紧任务重,朱怡宇毫不犹豫地选择守着电脑屏幕与时间赛跑。彼时,他的孩子刚满3个月。春节期间,他累计线上工作约150小时,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守,确保了规划如期交付,为昂仁县灾后重建按下了关键的“加速键”。

昂仁县(7村)规划设计鸟瞰图

昂仁县配套的幼儿园效果图 数字赋能设计:参数化技术破解造型难题 2023年,设计二院建筑三所承接了两大景区重点项目——峨眉南山景区门户枢纽峨眉南山大桥、周公山景区核心旅游集散节点周公山游客中心,两个项目均对建筑标志性与差异性提出高要求。在项目推进中,团队因常规线性设计难以精准实现业主对建筑形态、空间意境的深层期待而遇阻,对此,朱怡宇带领团队突破传统设计工具局限,引入参数化辅助设计技术,不仅精准呈现了项目所需的复杂曲面造型,更将细腻线条与流畅形态清晰落地于图纸,赢得业主高度认可,也为团队后续数字化设计探索筑牢了基础。

峨眉南山大桥项目(木模)

周公山游客中心项目(木模) 其中,峨眉南山大桥荣获2023年度成都市优秀原创方案设计园林景观类三等奖,周公山游客中心获中建西勘院2024年度优秀方案设计奖一等奖,项目成果与技术创新得到行业与公司认可。

获奖证书
破浪前沿技术:AI创作助力效率质量提升 2024年以来,朱怡宇敏锐捕捉技术变革的浪潮,主动探索AI技术在方案前期的应用。“新技能应当是赋能前行的星火!”他说。在柬埔寨金边超高层公寓设计项目中,朱怡宇利用AI图片生成技术融入建筑概念生成的工作流程,通过设计概念、技术与工具高度的集成,实现了设计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借助AI工具,团队在短时间内生成了多种风格的概念设计方案供客户选择,有效拓宽了创意边界;同时,AI通过对方案的智能评估与优化,辅助团队在多方案中精准筛选最优解,显著提高了决策效率与准确性,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

柬埔寨项目AI多风格对比

方案选定深化

方案效果图
此外,朱怡宇还积极参与峨眉南山游客中心、攀枝花伴山蝉院、嵩县酒店改造项目、琶洲南区桥、金堂住宅项目售楼部等多个不同类型项目,覆盖桥梁、酒店、住宅配套、景区服务设施等领域,始终以严谨的态度把控设计细节,以创新思维优化方案。“在不同场景中积累设计经验,也进一步锤炼了跨领域适配、多维度攻坚的专业能力。”他说。 
在自身实践基础上,朱怡宇毫无保留的在全院青年设计师沙龙中分享AI技术的应用经验与实操感受,以鲜活案例推动智能化设计工具在团队的普及,让技术创新的光芒照亮更多同行的创作之路。 从参数化设计的突破到灾后重建的坚守,从AI技术的探索到经验毫无保留分享的热忱,朱怡宇在专业领域锐意进取,在实干中闪光发热,用技术与初心诠释先锋本色,让前沿技术成为服务项目、惠及民生的利器。“以初心绘就责任,以技术书写担当,我将在设计之路上笔耕不辍。”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