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司叶宽、设计二院孙静供稿)勃林格殷格翰霁达(成都)康复医疗中心由勃林格殷格翰与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共同投资设立,系勃林格殷格翰面向中国、投资西部建设的第一家以神经康复、卒中康复为核心的康复医疗中心,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为患者带来了德国金标准卒中康复整体解决方案。中建西勘院承接勃林格殷格翰霁达(成都)康复医疗中心的设计建造(EPC)。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1885年成立,是德国研发和制造医药的百年企业、世界500强,全球有超过5.2万名员工服务逾130个地区。勃林格殷格翰霁达(成都)康复医疗中心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重点签约项目,是医疗机构,也是患者重建希望、回归幸福生活的“驿站”。医疗中心的建成,有力提升了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卒中康复水平。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曾就项目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报道。
项目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施工(EPC)单位: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合设计单位:贝加艾奇(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管理单位:世邦魏理仕
设计亮点

·智慧设计
将智慧设计、智能建造、绿色设计施工的技术手段应用于工程中,以先进的技术去探寻客户从空间到功能、从体验到情感的需求。
·温暖设计
提炼“科技、自然”理念,以“安全、节能、环保、科学”为设计原则,用最先进的科技带来最温暖的医疗,打造“科技和关怀”为服务理念的优质品牌,使患者重建希望、回归幸福生活。
霁达康复中心建筑主体延续品牌色系,建筑本体横向构成,线条简约,外立面采用品牌米黄色搭配绿色,搭配简单线框组合,风格亲人自然,尽显霁达康复品牌稳重大气、专业严谨的态度,增强了医院品牌的辨识度。
·科学布局
建筑平面功能布置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康复中心的使用需求,以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科学的康复配置出发,综合优化出科学、高效有序的空间布局规划。
一层主要为接待、康复治疗区,二层为医护办公、药房区,三四层为病房,康养区。
发挥建筑四面采光的优势,将公共区域、诊室、病房等病人长时停留的区域布置在南北靠窗采光位置,中间留出2条主要疏散通道,配套功能用房等放置于2条过道中间。优化服务流线,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加病患的私密性和空间的舒适性。

护士站设置于电梯处与过道中间,打破走廊狭长的空间感,方便病患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配置信息显示大屏、护理呼叫、紧急呼叫等服务系统,提升康复中心的科技水平,反映品牌价值,促进科技与人文关怀融合。
内部装饰绿色环保,营造温暖氛围
建筑内部以“自然”为理念,采用天然木材和米白色为主色调,绿色、蓝色点缀修饰,暖色调的木饰面墙面增强空间温暖的氛围,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天花和地面运用不同机理的材质和色彩对空间形成自然的划分,丰富空间层次,自然的机理和谐的色彩。用不同的照明方式,进一步加强空间舒适、自然、愉悦的氛围。

护士站、电梯厅等重要的互动交流和交通转换区,在暖调中设计蓝色背景墙,形成强烈视觉对比,强化空间功能和导视作用。
细节布置彰显人文关怀

二层药房区,患者及家属休息区设置休闲椅、直饮水等便利设施。

无障碍取药窗口使用绿色地胶划分重点区域,弱化空间固定结构,形成舒适自然的空间感。

康复治疗场所装饰与功能的结合。墙面阳角处倒圆角,防止磕碰。墙面镜子,帮助患者形体训练,扩展空间尺度。


病房配备书桌、衣柜、多功能护理床、休息沙发、无障碍设施满足患者及家属需求。天花的遮光帘和输液轨道,保护病人隐私和提高服务质量。
项目特色
·坚持绿色设计理念、推动绿色发展
落实《“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要求,对项目进行绿建、节能及BIM设计,满足中国公共建筑绿色二星标准、国际标准LEED金级认证标准。
建筑平面和空间合理布局,灵活隔断,用最先进的科技带来最温暖的医疗服务,功能房间得到良好的日照、户外视野和自然通风。采用绿色装配式设计,选用绿色认证室内装饰建材,隔墙采用轻质墙体及吊顶工厂预制,满足预制装配率要求,节水、节能,减少建筑垃圾。倡导绿色出行,为访客提供自行车停车位以及5%机动车拼车优先车位。
按国际LEED金级认证标准绿色施工。严格管理废弃物,对废金属、废木材、废砖块、废塑料、废石膏板等进行回收利用;控制现场空气质量,做好降尘吸尘、风口保护、成品保护、材料覆盖,对油漆等挥发性材料进行隔离管理;内装所使用的油漆、涂料、地板、天花吊顶、家具等材料VOC含量和VOC逸散量不超过LEED所要求的限值,低逸散材料占比≥90%。
·节水、节能、环保,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卫生器具及配件、新风、排风设计选型符合国际LEED金级认证标准和中国《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2014)、《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18870节水,节能要求。中央热水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源,低碳环保节能。


项目采用BMS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运用数字化手段,对机电设备运行进行能耗监控,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在楼梯间、茶水间、会议室等场所设置感应照明控制系统,以节约电能。
·BIM数字化应用,确保方案呈现
项目采用Revit等BIM软件对项目施工图进行管线综合深化,保证方案净高及方案实际呈现。
项目地点:成都市温江区和居路成都医学城“三医创新中心”(四期)项目2号楼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施工(EPC)团队成员
项目总负责人:杨 亮
DB(Design-Build)融合管理负责人:叶 宽 何苇林
项目团队:孙 静 孙龙才 贾 踊 易占德 粱村民 钟天炜 先德清 刘 振
陈链奎 蒋忠宏 杨 旭 庞 建 伍智宇 冯 川 黄佳丽 孙婧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