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与信息化部 范恒搏供稿)3月13日,中建股份科技与设计管理部组织专家对中建西勘院承担的中建股份科技研发计划课题《智能锚固工程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固废基膨胀型地聚物岩土注浆材料及配套设备研发和应用》《地下既有给水管道翻转式常温固化法非开挖修复成套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绩效评价及结题验收,评审委员会由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的5名专家组成。中建西勘院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郑立宁出席会议。 三个课题组从课题的组织和管理情况、研究内容完成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等七方面依次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听取汇报、审阅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一致认为:3项课题资料齐全、内容充实、成果突出、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均达到评价要求。

《智能锚固工程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锚固钻机样机 
△锚固钻机钻进系统 《智能锚固工程装备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着眼智能锚固工程装备的自动化钻进系统的研发,对智能锚固工程装备配套的自动注浆系统研发、控制程序研发、相关配件、材料及工法进行了充分深入研究,完成智能锚固钻机样机1台、受理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科技论文1篇、获得企业级工法1项。锚固钻机在巴川国际学校建设项目平基土石方工程和江北区市民服务广场项目进行了示范应用,单项目经济效益提升35%以上,为锚固工程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了参考。 
《固废基膨胀型地聚物岩土注浆材料及配套设备研发和应用》

△材料膨胀性试验 
△富水场地注浆以及溶蚀孔洞注浆效果图 《固废基膨胀型地聚物岩土注浆材料及配套设备研发和应用》围绕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与岩土工程注浆技术需求,系统开展了固废基地聚物材料设计、性能优化、耐久性研究及工程应用验证,针对现有的注浆材料几大痛点开展了固废基地聚物注浆材料相关研究与应用工作。课题组发表学术论文3篇,受理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企业级工法1项,研发新型注浆材料4种。研究成果在富水砂卵石层、溶蚀孔洞、基岩裂隙、浅层塌陷等加固场景成功应用,验证了材料普适性,效果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地下既有给水管道翻转式常温固化法非开挖修复成套关键技术研究》 
△非开挖修复工艺 
△修复装置 《地下既有给水管道翻转式常温固化法非开挖修复成套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针对目前地下既有给水管道传统非开挖修复面临的工程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给水管道翻转式常温固化法非开挖修复成套关键技术。课题组发表论文1篇,受理发明专利1项,形成企业级工法1项,内衬软管材料1项,国家标准1项。形成了常温翻转式原位固化法非开挖修复供水管道施工工艺及设备,该套工艺和设备贴合我国大城市群管网系统实况,对市政管网灾害防控、防治地下水土污染、减少城市道路塌陷事故发生等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